昨夜,世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,双流、天府两座机场的灯火却彻夜长明,迎来世界各地宾客的返程人潮。正如四川省省长施小琳在闭幕式致辞中所言:“以倾力奉献展现开放包容、智慧坚韧、文明友善”,我们正以“最后一班岗”的坚守,向五洲宾朋道一声郑重的“再见”,也向世界递出一张崭新的中国名片。

赛场内,是速度与力量的巅峰对决;赛场外,是细节与温度的无声接力。抵离通道的每一次抬手致意、航站楼里的每一回精准指引、服务柜台前的每一抹真诚微笑,都是中国服务标准的生动注脚。此刻,抵离专员们仍保持着“零差错、零等待、零投诉”的专业节奏,让“难说再见”的不舍,悄然化作“后会有期”的从容笑意。

高峰时段,人潮如织却秩序井然。抵离专员全神贯注,对讲机紧贴耳畔,一句句简洁的确认、一次次敏捷的指引,如静水深流般沉稳,稳稳托举起每一位宾客的归途。运动员临别时的挥手致意、技术官员口中的“谢谢”,都是对这份坚守最动人的回应。

施小琳省长那句沉甸甸的嘱托:“以体育、以合作交流促和平、促团结、促包容”,从来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,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。我们深知,宾客与成都的故事,始于我们的迎接,也终于我们的送别;唯有把最后这段路走得扎实、行得妥帖,才能让“友谊之桥”向更远的地方延伸。于是,夜色里为晚到的旅人亮起一盏灯,照亮行李角落的匆忙;雨丝未密时,一把备用伞已悄然递至臂弯;不同语言的“一路平安”在同一刻轻启,像和声,更像回响。细节从不说谎,却最能打动人心。

有人说,运动会如一趟疾驰的列车,呼啸而过便难寻踪迹;而服务是站台上久久未散的挥手,能把瞬间的相遇定格成永恒的记忆。此刻,挥别的手尚未放下,新的邀约已在心底生根。愿每一位启程的宾客,都能把成都的风、中国的情,一并带上云端;更盼下一次重逢,我们依然能以微笑相迎,以专业相守。

赛事终有章,服务续新篇。最后一班岗,我们始终在场;这张崭新的中国名片,早已递向世界。

(供稿:抵离中心 审核:总经办)